把頭埋進貓咪身體上,用力吸一口……這是當代貓咪鏟屎官們的日常操作。但昨天#女子寵物店吸貓后感染鸚鵡熱#話題上了熱搜,把眾人嚇得不輕。
原來39歲的于女士去寵物店“吸貓”后,高燒不退住進了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,經醫生檢查后發現,導致于女士發熱的“元兇”竟是鸚鵡熱衣原體!
網友們對此表示十分不理解:“這鸚鵡熱明明是鸚鵡的問題,關貓咪啥事?”
一、什么是鸚鵡熱?
鸚鵡熱又稱鳥疫,是一種由鸚鵡熱衣原體C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病。人類多通過吸入含有病原體的氣體、粉塵或密切接觸患病的鳥類和禽類而感染。多表現為腹瀉或沒有癥狀的隱匿性感染;颊叱S泻畱、發熱、咳嗽、胸痛等呼吸道感染的相關癥狀,少數有呼吸困難、缺氧等重癥肺炎的表現。
雖然鸚鵡熱的主要傳染源是鳥類,但貓、狗、羊、牛等哺乳動物也存在攜帶鸚鵡熱衣原體的可能。因此長期接觸鳥類、禽類的寵物愛好者、寵物店員工、飼養家禽的工人以及獸醫等人群更容易感染本病。
二、我們還能安全吸貓嗎?
事實上,和哺乳動物接觸導致得上鸚鵡熱的情況是十分罕見的,吸貓這種行為,一般不會導致鸚鵡熱。
通常只有在貓和病鳥同養、環境擁擠又不做好衛生消毒的情況下,貓毛上就可能帶有鳥類糞便的粉塵,吸貓這種行為才有可能導致吸貓者得了鸚鵡熱。
特別提醒:雖然吸貓感染鸚鵡熱比較罕見,但“吸”貓咪毛發的行為易增加呼吸道病原體感染的風險,不建議盲目“吸貓”。
三、萬一真的感染了人寵共患的傳染病怎么辦呢?
1.及時到醫院治療
人寵共患的傳染病類型很多,如出現皮膚病、高熱等癥狀,一定要及時就醫,進行傳染病排查。
2.和他人保持距離
人寵共患的傳染病具有傳染性。與他人應該保持一定距離。如感染了貓癬的患者,除了及時治療,還要注意跟家里其他成員保持一定的隔離,不彼此接觸,衣物不混洗,一人一巾。
我們每天都必須攝入一定的水分,來維持我們體內的平衡,但是喝水也要注意控制好量,水太多會導致中毒的情況出現。那么到底什么是水中毒呢,下邊給大家做一個詳細的介紹。...
2022-10-18 15:16:49
近日,一名男子因吃生腌蝦和血蛤后反復發燒被送往醫院。醫生檢查后,發現體內有肝吸蟲,肝膽位置有病變。醫生說,這是因為他經常吃生魚片,他攜帶的卵子很容易在人體內生存。...
2022-07-04 15:46:21
近日,安徽阜陽一對母子外出就餐,回家后母親嘔吐昏厥,兒子一路摔倒求助,令人動容。經檢查為食物中毒,目前孩子已出院,母親仍在醫院觀察。夏季來臨,食物保存時間縮短,難免會吃了過期食品,造成食物中毒。難免出...
2022-07-04 15:29:16
虱子是一種經常寄生在動物毛皮上以吸血維生的寄生蟲。通常我們家飼養的貓和狗身上就會經常見到,與毛發動物接觸多的了也會遇到虱子。虱子的個頭非常小,一般肉眼很難辨別,只有不到一厘米。我們平時如果遇到虱子叮咬...
2022-06-17 16:44:57
把頭埋進貓咪身體上,用力吸一口……這是當代貓咪鏟屎官們的日常操作。但昨天#女子寵物店吸貓后感染鸚鵡熱#話題上了熱搜,把眾人嚇得不輕。原來39歲的于女士去寵物店“吸貓”后,高燒不退住進...
2021-12-29 17:06:26
11月5日,廣東東莞的莫伯做飯洗蝦時,被一只蝦刺到左手。因沒出血也不疼,莫伯沒有在意。怎知兩天后,莫伯的左上肢突然開始腫痛不能動,送醫后病情發展迅速,左上肢壞死、休克住進了ICU……被海鮮刺扎傷...
2021-11-23 11:37:22
狗狗是人類最忠誠的伙伴,民間更是有“狗不嫌家貧”的說法。但是在飼養狗狗的過程中,我們也要注意,看管好狗狗,不讓很容易造成咬傷事件。近日,河南鶴壁又再一次通報了一起兒童被狗咬傷后死亡的事件,不...
2020-12-24 10:23:48
糧谷類食品,如米飯、米糕,容易被蠟樣芽胞桿菌和葡萄球菌污染,從而造成蠟樣芽胞桿菌或葡萄菌腸毒素食物中毒。毒蘑菇、霉變甘蔗、未加熱透的豆漿、菜豆和發芽的馬鈴薯都是我國食物中毒的常見因素。...
2019-01-09 17:00:5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