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電子產品興起,再加上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,經常熬夜加班,使得視力受到嚴重損害,越來越多的人患有近視眼或其他眼部疾病。眾多人有保護眼睛的意識,定期去醫院做眼科檢查,但看到檢查報告單后一臉茫然,根本不了解專業術語所代表的意思,不妨一一為你解答。
如何讀懂眼科報告單?
1、玻璃體混濁
玻璃體混濁常見于近視者,尤其是超過50歲的高度近視人群,其主要特征是感覺眼前有蚊子類的東西飄動。此類人散瞳后還需進一步檢查玻璃體和視網膜,排除眼底出血或視網膜脫離,還有視網膜裂孔。若只是單純性的玻璃體混濁,無需特殊治療,定期隨訪就行。
2、黃斑色素紊亂
不少人看到檢查報告單上的黃斑色素紊亂就驚慌失措,每個人視網膜上都有黃斑,這是正常結構,也是視力最為敏銳的部位,黃斑發生病變后可降低視力或看東西變形。若體檢報告顯示黃斑區異常,還需進一步做光學相干斷層掃描,能準確了解黃斑病變。
3、視神經杯盤比擴大
視神經杯盤也就是視神經乳頭,通常視神經乳頭有生理性凹陷,杯盤比也就是視杯和視盤的比例,通常比值在0.3左右,若比值超過0.6應引起高度警惕,還需及早去醫院篩查青光眼,其中包括眼壓、視神經纖維層厚度以及視野。一旦被診斷為青光眼,應及時科學規范治療,以免導致不可逆的失明。
4、視網膜動脈硬化
通過視網膜動脈改變能評估動脈硬化程度,視網膜動脈硬化易發生在50歲以上的人群身上,特別是伴有高血壓和糖尿病者。不少高血壓患者伴有視網膜動脈改變;糖尿病患者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視網膜動脈硬化。因此檢查報告單上顯示視網膜動脈硬化應多留意血壓、血糖和血脂等各個指標。
5、視網膜出血或微血管瘤
視網膜出血或微血管瘤易出現在糖尿病患者身上,不管視力是否下降都要及早去醫院做散瞳眼底檢查。
溫馨提示
不管哪個年齡段的人群都要好好呵護眼睛,平時應注意營養均衡,著重吃含玉米黃素和葉黃素的食物,如芒果、玉米和蛋黃等,能保護眼睛,避免受到紫外線損傷,延緩眼睛老化速度,防止眼睛病變。同時應注意用眼衛生,不可隨意用手揉搓眼睛,控制玩電子產品的時間。
2022-06-08
2022-05-06
2022-04-21
2022-04-21
2022-04-21
2022-04-06
2022-03-24
2022-03-24
2022-03-14
2022-03-09
2022-02-09
2022-02-09
2022-01-17
2022-01-17
2021-12-24
2022-02-09
2022-02-09
2022-01-17
2022-01-17
2021-12-24
2021-11-22
2021-11-17
2021-11-15
2021-11-11
2021-11-09